分享好友 制冷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

蒸发器阻垢剂添加频率

2025-10-0730

蒸发器阻垢剂的添加频率需根据系统工况、水质条件及药剂类型综合确定,以下是具体建议:

一、常规添加频率

  1. 连续运行系统(如MVR蒸发器、多效蒸发器)

    标准工况:每24小时补充一次,维持药剂浓度在10-50ppm(具体以产品说明为主)。

    高硬度/高盐废水:缩短至每12小时或按需连续投加,通过在线监测仪控制浓度。

  2. 间歇运行系统(如小型实验室蒸发器)

    每次运行前按比例添加,建议浓度为20-100ppm,运行结束后检查残留量并补充。

二、关键影响因素

  1. 水质参数

    钙硬度>200mg/L或硅含量>50mg/L时,需提高投加频率或浓度。

    高氯离子(>1000ml/L)或硫酸根(>500mg/L)水质可能加速药剂消耗。

  2. 蒸发器类型

    MVR蒸发器:因高温浓缩速度快,建议采用自动加药泵(如蠕动泵)按流量比例投加。

    多效蒸发器:根据效数逐级调整,未效蒸发室需要高浓度阻垢剂。

  3. 药剂类型

    有机磷酸盐类(如ATMP):半衰期较短,需频繁补充。

    聚合物类(如PAA):长效缓释型,可延长至48小时添加一次。

三、操作建议

  1. 监测与调整

    定期检测浓缩液电导率、钙离子浓度及PH值,结合结垢趋势动态调整投加量。

    使用在线浊度仪或电导率仪预警结垢风险。

  2. 经济性优化

    通过小试确定最低有效浓度,避免过量投加(如从50ppm逐步降至30ppm)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      首次投加:按系统总水量的1.5-2倍剂量 预膜处理,后续转为维持剂量。

      兼容性:若与缓蚀剂、消泡剂连用,需验证配伍性,避免沉淀或失效。

  建议参考阻垢剂厂商的技术手册(如纳尔科、艺康等品牌),并结合实际运行数据优化方案。
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蒸发器阻垢剂PH值最新检测方法
阻垢剂的PH值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电位法,结合标准缓冲溶液校准仪器,并严格把控试验条件,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:一、检测方法仪器校

0评论2025-10-076

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区别
冷凝器与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热交换组件,核心区别在于功能:蒸发器负责吸收热量实现制冷,而冷凝器负责释放热量完成散热

0评论2025-10-0512

 
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