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聚氨酯  活塞连杆部件  接触器  冷冻冷藏  铜管  继电器  能量调节装置  电磁阀  蒸发器  制冷剂 

核辐射的物理特性的介绍

   2019-10-18 十二214
核心提示:α、β、γ射线穿透物质时,由于原子中的电子会产生共振,振动的电子形成四面八方散射的电磁波,在其穿透过程中,一部分粒子能量被物质吸收,一部分粒子被散射掉

1)核辐射

核辐射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,放射出具有一定能量和较高速度的粒子束或射线,主要有α、β、γ和X 4种射线。

α、β射线分别是带正、负电荷的高速粒子流,γ射线不带电,X射线是以光速运动的光子流,从原子核内放射出来,X射线是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被激发射出来的电磁波能量。

式J=J0e-λt 表示了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核辐射强度。由该式可知,核辐射强度是以指数规律随时间而衰减。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发生训变的次数表示放射性的强弱。辐射强度单位用Ci(居里 ) 表示,1 Ci的辐射强度就是辐射源1s内有3.7×1010次核训变。在检测仪表中常用mCi或μCi作为计量单位。

2) 核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

a.核辐射线的吸收、散射和反射

α、β、γ射线穿透物质时,由于原子中的电子会产生共振,振动的电子形成四面八方散射的电磁波,在其穿透过程中,一部分粒子能量被物质吸收,一部分粒子被散射掉,因此,粒子或射线的能 量将按下述关系式衰减:  J=J0e-amρh

三种射线中,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,β射线次之,α射线最弱,因此,γ射线的穿透厚度比β、α射线要大得多。

β射线的散射作用表现最为突出。当β射线穿透物质时,容易改变其运动方向而产生散射现象。当产生相反方向散射时,更容易产生反射。反射的大小取决于散射物质的性质和厚度。Β射线的散射随物质的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,当原子序数增大到极限情况时,投射到反射物质上的粒子几乎全部反射回来。

b.电离作用

  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穿透物质时,在它们经过的路程上就会产生电离作用,形成许多离子对。电离作用是带电粒子和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。

  α粒子由于能量、质量和电荷均大,故电离作用最强,但射程(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行时,能量耗尽前所经过的直线距离)较短。

  β粒子质量小,电离能力比同样能量的α粒子要弱;由于β粒子易于散射,所以其行程是弯弯曲曲的。

  γ粒子几乎没有直接的电离作用, 在辐射线的电离作用下,每秒钟产生的离子对的总数,即离子对形成的频率可由下图表示

转换142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
 
更多>同类制冷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制冷资讯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