阁楼式屋盖是目前冷库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。它的优点是:(1)可以采用价格便宣的隔热材料,如稻壳等;(2)阁楼内有较大空间,便于铺设、更换或翻晒隔热材料层;(3)便于检查屋顶渗漏,可以随时查出漏雨之处,哪里漏就随时修哪里;(4)便于检查、填充或翻修外墙部分的隔热材料层;(5)最大优点是在施工过程中毋须防雨设施并可提前“断水"(指屋面雨水),在无水的环境中进行库房隔热、隔汽工程的施工,这对冷库隔热层的效果提供了确实可靠的保证,因此,经过多年的实践,现已被广泛采用。根据阁楼对外的密闭程度可分为三种,即:封闭式阁楼、半封闭式(混合式)阁楼和敞开式(通风式)阁楼。
1、封闭式阁楼:封闭式阁楼是用隔汽层把阁楼封闭起来,仅设密闭采光窗(也可不设窗)和密闭门,使阁楼不能通风,以杜绝外界水蒸气的渗入。如图6-43所示。这种做法,由于施工及使用的实际情况,又加之阁楼的面积比较大,要做到整个阁楼空间的完全密闭是不可能的。因此,这种阁楼中的隔热材料往往受潮严重。同时,阁楼层内不通风,温度高,装换隔热材料时,工作条件差。
2、半封闭式阁楼:半封闭式阁楼是在阁楼外墙开设玻璃窗,使阁楼层上部的空间可以通风对流,在隔热层的上表面整个辅设隔汽防潮层密闭。如图6-44所示。这种阁楼由于其上部空间开沿,能对流通风,在夏季可降低阁楼内的温度,从而减少阁楼层与库房的温差,减小耗冷量。同时,水蒸气也难于向隔热层内部渗透。这种阁楼如果设计施工得当,效果是好的。但当阁楼上是松散隔热材料时,在其上部敷设隔汽层很困难。一般做法是用塑料薄膜在外墙项部设置一道隔汽带,另外再在舟壳层700毫米厚处设塑料薄膜隔汽层,面上再铺200毫米厚稻壳作塑料薄膜的保护层。但大面积密铺塑料薄膜很不容易。另一种做法是在稻壳上面铺木板贴油秸,把稻壳封闭起来,舟壳可经久不潮,但用木材多,不宜普及。
3、敞开式阁楼
敞开式阁楼交界处设置隔汽带(即密闭带),使水蒸气不能进入墙身隔热层内,其余地方均为开敞通风。如图6-45所示。
这种形式是从半封闭式阁楼发展而来,吸收了其优点,避其缺点。如果阁楼是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面,它的蒸汽渗透阻很大,水蒸气不能进入库内。这时,板面上的稻壳受潮是很轻微的。即使时间长了,由于水分凝结而受潮,也可将受潮的稻壳从底部翻到上面,使其在自然通风作用下自然干燥,实践证明,这是个简易可行且经济节约的办法。使用时,阁楼层的通风窗要充分考虑到防止风雨,绝不能让雨水际进阁楼隔热层中去。通调查证明,只要把阁楼稻壳层加厚到1.2米,即使日久称壳下层结了冰霜,由于冰霜到一定厚度就不再增厚,那就毋须翻换稻壳。因此,目前有少数新建冷库的阁楼不再铺设防汽层,只把稻壳加厚到1.2米,这就大大简化了施工的复杂性。这种加厚舟壳不设隔汽层的阁楼做法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。